Event - 全台PM2.5 感測大亂鬥之走春活動
緣起
活動方法
- 過年期間,將 Field Try 感測器,放在車上,隨意量測。讓大家體驗什麼叫做 Location Aware 的微型感測器
- 精準一點的時間範圍是:2/6 - 2/14
- 帶出去的時候,不一定要全天候開機,隨喜就好
報名方式
- 只要帶著感測器趴趴走,其實是不需要報名的。
- 會在 LASS FB 開一個 Event, 讓大家報名,表示你最起碼會上傳一次在移動中的資料
- 報名者與有興趣者會加入一臉書討論串,分享感測的趣聞
這樣有意義嗎
- 空氣是走到哪裡都要吸的,沒量過,很多事情真的不知道,我們以為馬路上感測值應該比較高,可能以為戶外空氣清新,可能不知道鞭炮是不是真的會讓感測器飆高,廟宇內的感測值會是多少。怪的是,這些都沒有看過量測值。有沒有意義不應該是用猜的,試一下就知道
細節
- 隨喜量測,如果有特殊情境,請記得在本頁記錄什麼時間,發生了什麼事情,讓我們隨喜觀測的資訊,也給別人貢獻
感測團隊建議感測什麼
- 請儘量只監測開放區域,以免造成困擾
- 馬路邊,馬路口
- 放鞭炮,燒金紙
- 寺廟邊
資料團隊建議分析什麼
- 以 LASS 的狀態來說,我們一般都是觀測目前的值,在地圖上顯示目前的值
- 但對於移動觀測的角度,都不是很適用,相對的也需要發展一些方法,才能對付這種移動觀測的資料。先來問問題先
- 針對一個感測器,可以觀察移動軌跡?當然還要方便的看到值
- 可以同時觀測多個感測器的軌跡?
- 如何偵測感測器正在移動,目前整個系統中有哪些感測器在移動?
- 當否一個感測器接近某一個設定目標的時候,系統能否給予警報?
- 如何分析相同感測器,在不同時間,對於同一個地點的觀測值?
- 如何分析不同感測器,在不同時間,對於同一個地點的觀測值?
- 如何分析不同感測器,在相同時間,對於不同地點的觀測值?
- 如何分析相同感測器,在不同時間,對於同一類地點的觀測值?
- 是否該對感測資料上一些 tag, 比方說某一段時間是在高速公路,某一段時間是靜止,某一段時間在某有興趣的位置。當我們對資料有特別的 Tag, 那麼就是 data 的 features, 我們就可以針對某些 data features 進行分析。比方說,在高速公路上的感測特性等,用有這些分析方法,我們看資料的角度就不相同了,或許資料就可能多告訴我們什麼
移動感測有什麼好處
- 最簡單的好處就是不需要那麼多的感測器就可以做大規模的感測,或者經由移動觀測的研究,就可以定義出哪些區域應該佈建得密一些,哪些區域其實沒有什麼好關心的。現實中,資源總是有限的,我們必須依賴資料來告訴我們感測器的密度,與我們該關心什麼。我們就能將有限的資源,做出最有效的貢獻
情境紀錄
資料分析
[移動感測] 將指定站點的資料顯示在Google地圖上